邕宁区花婆节:民俗盛宴绘就民族团结画卷
- 来源 : 广西南宁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网站
- 作者 :
- 浏览 : 0 人次
4月9日,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沉浸在一片喜庆祥和的氛围中,2025年蒲庙花婆节暨建圩294周年系列活动盛大启幕。这场跨越时空的民俗盛宴以“非遗+文化+旅游”的创新模式,吸引了区内外各族群众超10万人次参与,通过文化共赏、美食共享、民俗共乐,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千年民俗焕新彩,民族团结“同心圆”越画越大
花婆施粥送福作为花婆节的核心仪式,在五圣宫前持续两天举行。壮族阿婆们身着传统服饰,向游客递上象征福气的“花婆粥”,队伍中既有头发花白的老者,也有慕名而来的“90后”“00后”,甚至不乏操着东北话、粤语的外地游客。“喝了这碗粥,福气满满!”来自辽宁大连的“新南宁”范永畅捧着热气腾腾的粥感慨道。这碗跨越地域的“福粥”,不仅传递着壮族“乐善好施”的文化基因,更成为各族群众情感交融的纽带。
千人非遗巡游则是一场视觉与文化的盛宴。26支巡游队伍中,壮族芭蕉香火龙舞、麒麟舞、八音壮鼓等非遗方阵与“蔬菜服饰巡游队”“《西游记》人物造型队”等创新元素交相辉映。巡游队伍从蒲庙镇政府出发,途经五圣宫、石狮子等标志性景点,沿途数万观众欢呼声此起彼伏?!拔颐翘匾饧尤肓搜宄す奈韬兔缱迓媳硌?,让各民族文化在同一个舞台上绽放?!被疃呋私樯?,巡游中还设置了“民族知识问答”环节,通过互动游戏加深群众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
传统与现代碰撞,民族团结“石榴籽”越抱越紧
潮流元素注入让古老节庆焕发新生机。在新兴广场,街舞大赛与猜码擂台吸引了数百名青年参与,壮族青年韦明阳以一段融合嘹啰山歌元素的街舞技惊四座:“传统文化也可以很潮!”而在邕江蒲庙河段,每晚20:30至22:00的祈福水灯仪式中,各族群众将写满祝福的水灯放入江中,灯光与星光相映成趣,场面蔚为壮观。
民族市集与非遗体验搭建起文化互鉴的桥梁。4月1日至15日开放的民族特色产品一条街,汇聚了壮族织锦、瑶族刺绣、苗族银饰等手工艺品,游客不仅可以购买,还能参与铜鼓制作、壮锦编织等互动体验?!拔颐茄肓?2个民族的手工艺人现场展示,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多元文化的魅力?!笔屑涸鹑私樯埽殖』股柚昧恕懊褡逋沤嶂洞蚩ǖ恪?,游客通过答题可兑换民族特色纪念品。
民生与文化共融,民族团结“幸?;ā痹娇窖?/span>
百家宴成为民族团结的“连心桥”。4月9日傍晚,新兴广场近400桌宴席一字排开,三四千名各族群众围坐一堂,共享脆皮扣、生榨米粉等蒲庙美食。席间,壮族歌手唱起嘹啰山歌,汉族游客即兴表演魔术,瑶族老人教孩子们跳长鼓舞,欢声笑语回荡夜空。“这样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各民族就像这桌上的菜肴,各有特色却又和谐共生?!崩醋园偕拿缱逵慰屯跣憷妓?。
基层治理显成效为民族团结保驾护航。近年来,邕宁区创新“红橙绿”三色分级解纷工作法,组建“桂风壮韵”“红石榴”等志愿服务队,将民族团结理念融入基层治理。活动期间,“萌妮”工作室的调解员们穿梭在人群中,用“双语”调解纠纷,确保节庆活动平安有序?!拔颐窍Müㄆ沤谡飧銎教ǎ酶髯迦褐谠诨独种性鼋私?,在互动中深化团结。”邕宁区民宗局负责人表示。
文化传承有创新,民族团结“根脉”越扎越深
非遗进校园播撒民族团结种子?;疃诩?,花婆节传承文化协会会长、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张月珍带领团队走进邕宁区第二小学,教孩子们唱花婆歌、跳花婆舞。“我们已经培养了100多名‘小传承人’,他们将成为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张月珍介绍,团队还与南宁之夜、相思小镇等文旅项目合作,推动花婆文化“走出去”。
政策支持添动力助力民族团结发展。2025年,邕宁区获各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440万元,用于民族特色村寨建设、非遗?;さ认钅俊M?,通过“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邕宁区第二初级中学与西藏林芝市朗县朗镇小学开展书信手拉手活动,龙岗北小学与新疆克拉玛依第十小学结为友好学校,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花婆节不仅是一场民俗盛宴,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邕宁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深入实施“三项计划”,推动各民族在空间、经济、社会上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邕宁??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