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竹竿舞
- 来源 : 《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图典(2011-2015)》
- 作者 :
- 浏览 : 14812 人次
项目名称:壮族竹竿舞
项目名录级别: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さノ唬何涿幕?/span>
壮族竹竿舞,是少数民族竹竿舞的其中之一,是壮族三月三必跳的一种与宾客共舞、娱乐性较强的舞蹈。
武鸣旧称“武缘”,地处广西首府南宁市北部,全县人口69万,其中壮族人口占86.7%,是广西壮族聚居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现成为南宁市的武鸣区。中国壮语以武鸣方言为标准音,武鸣被誉为“中国壮乡”,是壮族竹竿舞主要流传地。
壮族竹竿舞是民间在传统的壮族三月三节日中流传和一代接一代不断传承下来的,除广西外,云南、贵州等省份的壮族聚居区也仍在流传,据说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人们为悼念老人而跳的一种舞蹈,现已成为一种娱乐性的舞蹈。壮族竹竿舞在武鸣主要流行于民间。1985年起,由政府引导在每年壮族三月三活动中都举办的千人竹竿舞表演和比赛,年年都吸引数万人参加,千名壮家青年男女和宾客以跳壮族竹竿舞的形式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形成了千人齐跳壮族竹竿舞的壮观景象。
壮族三月三歌圩场上的千人壮族竹竿舞大赛场景
2010年武鸣壮族“三月三”歌圩场上的千人壮族竹竿舞传承现场
2012年,千人壮族竹竿舞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群英奖”。2012年,壮族竹竿舞公布为第一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并进入了校园推广与传承。
壮族竹竿舞的历史渊源
壮族竹竿舞源于何时,没有详细的文字记载,只是民间在传统的壮族三月三(汉代就有“三月三上巳节”记载)节日中流传和一代接着一代不断传承下来的。据说过去是有福分的老人死后人们悼念他跳的一种舞蹈,后来逐渐演变成壮族三月三或是其他重要节日与宾客共舞的娱乐性较强的舞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壮族竹竿舞曾在武鸣县民间的城厢镇、锣圩镇、两江镇等地进行过演出,并参加过自治区、南宁市各类比赛活动获过奖项?!拔母铩逼诩?,壮族竹竿舞被禁止。改革开放后,壮族竹竿舞又走出村寨,走出山门。
1985年起,政府引导每年壮族三月三活动中都举办千人竹竿舞表演和比赛,其“土得精粹,俗得亮丽”的风格年年都吸引数万人参加,千名壮家青年男女和宾客以跳壮族竹竿舞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形成了千人齐跳壮族竹竿舞的壮观景象。
壮族竹竿舞的基本内容
(一)姿态
将两根长粗竹竿平行排放,两竿之间相距约3米,其间横放6~10条细竹竿?;鞲?/span>者3~5对人不等,位于细竿的两端,双膝跪地,臀部后坐,相对的两人执一对竿,一手握一竿。
(二)节拍
以音乐或鼓点4/4节拍(并、并、分、分)声音为基本节奏敲竹竿和跳舞。开击:双手打开以细竿击底下粗竿。关击:双手合拢以细竿击粗竿。
(三)跳法
分单人跳、双人跳和多人跳等多种形式。单人跳的方式为:由各人在竹竿中间,一个跟着一个沿着4个空格一步一跳,边跳边舞,向前向后往复不止。双人跳或多人跳的方式为:两人或多人一组,每组人员的动作必须协调,彼此相互照顾,按照一对竹竿的开与合,在间歇中巧妙地跳动,跳完上个空格后,又重复返回,如此往返不停,直到尽兴为止。
壮族竹竿舞排练现场
壮族竹竿舞的代表性传承人
李雪萍,女,1955年9月出生,武鸣县文化馆原副馆长,2010年退休。在武鸣县城厢镇唐村(县政府所在地附近村)长大,是地地道道的武鸣壮族人。1985年,由政府组织引导在县城举办的壮族三月三活动中,她第一次带领县壮族竹竿舞表演队进行现场表演,深受群众好评。此后,壮族竹竿舞迅速在全县范围内兴起了热潮,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每年武鸣壮族三月三活动举办的这个项目扩展为千人竹竿舞表演和比赛,吸引数万人参加,千名壮家青年男女和宾客以跳壮族竹竿舞来庆祝自己的节日,形成了千人齐跳壮族竹竿舞的壮观景象。2010年,她编排的千人竹竿舞——“骆越祈福”表演荣获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群英奖”。
壮族竹竿舞的主要特征及重要价值
(一)壮族竹竿舞的主要特征
1.节日特征。壮族三月三节日,均举办有壮族竹竿舞表演或竞技比赛,同时有唱山歌、抛绣球、抢花炮等活动。壮族竹竿舞在春节、中秋节等节庆或是各地重大活动中也独立进行,与宾客共舞,有明显的节日特征。
2.审美特征。壮族竹竿舞动作优美、步调一致、服饰亮丽,有视觉美感;以音乐或鼓点击拍,发出“嘚嘚嗒嗒啪啪”的响声,对舞蹈表演过程中动作的快慢以及不同动作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有节奏的控制,节奏美感强,在舞蹈表达情感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烘托作用。
3.地域特征。从普查情况看,壮族竹竿舞主要流传于武鸣县境,以武鸣的城厢镇、锣圩镇、两江镇等乡镇为核心区域,覆盖到武鸣周边如隆安、上林、宾阳、马山、南宁市区等壮族地区,具有地域性。
(二)壮族竹竿舞的重要价值
1.文化价值。壮族竹竿舞是壮族三月三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对研究壮族三月三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对研究壮族文化的产生、发展也会起到促进和推动作用。同时对壮族的历史、民俗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健身价值。壮族竹竿舞的动作是以人们的肌肉活动特有的运动形式产生负荷,刺激内脏器官,改善人体心血管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机能状态,增强人体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提高了人体的工作能力。
3.娱乐价值。壮族竹竿舞是一种可以与客共舞或自娱自乐性较强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