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服务24小时接单-免费全国空降app下载,600快餐2个小时qq,全国楼凤论坛兼职平台

?
走进邕城,
为您展开山清水秀的城市画卷

十天内自动登录

X

请输入用户名

6-16位字符,可包含数字、字母

请输入正确手机号

请输入验证码

已阅读 《南宁数字方志馆用户协议》

X
X

60s后重新发送

X

恭喜您,密码修改成功

请牢记您所设置的新密码,4s 秒后自动跳转到平台首页

X
?
首页 > 时事聚焦 > 时政专题 > 夯实城市基础 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教育高地
返回列表

夯实城市基础 提升城市品质 打造教育高地

近年来,市规划管理局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开拓创新,奋力拼搏,扎实工作,不断夯实城市基础,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全力打造教育高地,为南宁加快建设面向中国与东南亚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宜居的壮乡首府和具有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园林城市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优化城市交通设施规划 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市规划管理局紧紧围绕奋力提升南宁市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首位度为主线,不断推动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中国与东南亚开放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宜居的壮乡首府和具有亚热带风情的生态园林城市,率先在全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那么,在南宁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规划上,有哪些项目和亮点?将给市民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让我们来瞧一瞧吧。

亮点1:轨道交通

20085月,《南宁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以下简称《线网规划》)正式获南宁市人民政府批复,批复的线网方案由6条线路组成。20104月,南宁市开展了《线网规划》修编工作,并于2012122日获市政府批复。批复的《线网规划》修编方案由8条线路组成,总长度252.1km,共设车站160座(包括换乘站23座)。其中一号线(石埠南宁东站)全长31.6km,二号线(六晚西津)37.5km,三号线(科园东保税中心南)全长31.3km,四号线(南宁南站邕宁)全长25.5km,五号线(那洪三塘)全长32.0km,六号线(石埠南六律)全长38.3km,七号线(邕津六村)全长31.5km,八号线(那莲那井)全长24.4km

轨道交通1号线201112月全线开工建设,预计2016628日东段(南湖站南宁东站)开通试运营,20161228日全线开通试运营。轨道交通2号线201312月底开工建设,预计2017年年底全线开通试运营。轨道交通3号线20156月底全面动工建设,预计2019年年底全线开通试运营。

为构筑以轨道交通为骨架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指导在轨道建成之前围绕轨道整合道路、公交、非机动车及人行等交通系统,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作为骨干公交的快速、大运量系统优势,市规划管理局组织编制了《南宁市轨道交通1号线和2号线沿线交通系统规划设计》、《轨道交通2号线站点交通衔接规划设计》、《南宁市公交专用道规划研究》、《南宁市中运量公交试点线路选线研究》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系统性对轨道沿线土地利用进行优化与调整,对交通网络及设施进行整合规划与一体化设计,实现土地与交通协调发展,建立以轨道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系统。

策略一:以轨道交通为核心建立集约化的用地模式,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

措施1宏观层面,确立全市50%以上人口岗位在轨道站点周边聚集的发展目标。结合香港70%人口80%岗位、新加坡90%人口岗位在轨道站点周边集聚的发展经验,提出南宁市50%以上人口岗位在轨道站点周边聚集的发展目标。

措施2:中观层面,结合轨道站点优化调整轨道走廊沿线的用地功能布局,建立以轨道为核心的城市布局形态。结合轨道站点对轨道沿线用地功能布局进行优化调整,并对沿线片区空间结构进行校核,建立以轨道为核心的城市用地布局形态。

措施3:微观层面,提高轨道站点500米范围用地开发强度与功能混合比例,围绕轨道站点形成高密度、混合的紧凑型建设模式,明确不同功能站点的开发强度、用地混合比例等控制指标;对轨道1、2号线46个站点周边用地规划进行校核,提出调整建议,建议结合下阶段即将开展的控规修编进行落实。

策略二:以轨道交通为核心整合道路、公交、自行车及人行等交通系统,建立以轨道为骨干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措施1:宏观层面,围绕轨道交通整合全市干线路网及公交线网。打通轨道两侧平行的快速路或交通性干道,分流小汽车交通,形成对轨道走廊的?;?。将与轨道重合10站以上的公交线路从轨道走廊调整到两侧平行通道,避免公交与轨道争抢客流。

措施2:中观层面,通过完善轨道沿线路网、划分道路功能并按照功能进行交通设计,形成各行其道的路网体系,指导站点交通接驳设施布局。尽可能打通轨道周边道路,完善沿线片区路网;同时,对轨道周边道路划分功能,识别小汽车优先通道、公交优先通道、自行车优先通道和人行优先通道,按照道路功能进行交通设计,形成各行其道的路网体系。以分功能的路网为基础,指导微观层面的站点交通接驳设施布局规划。

措施3:微观层面,结合中观层面的分功能路网,紧密围绕轨道站点进行交通设施布局,并开展人性化、一体化的交通接驳设施详细设计。结合站点周边分功能的路网,紧密围绕轨道站点对公交场站及??空尽⒆酝3低3党?、出租车停靠点等交通设施进行布局;同时,对站点周边的各类交通接驳设施开展人性化、一体化的交通设计。

亮点2:机场第二高速公路

●溯源:2009年,国家民航总局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总体规划》。

根据《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总体规划》,近期目标年为2020年,远期目标年为2040年。近期按满足2020年旅客吞吐量154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6.4万吨、年飞机起降12.5万架次进行规划。远期按满足2040年旅客吞吐量4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2.6万吨、年飞机起降30万架次进行规划控制。

随着南宁吴圩机场的扩建以及空港新城、五象新区的开发建设,交通量不断攀升。五象新区缺乏与吴圩机场的快速通道。将玉洞大道向西延伸至规划新建的吴圩机场至南宁市区高速公路专线,形成五象新区与吴圩机场的快速通道,解决现状市区通往机场单一的交通系统非常必要。

为此,作为南宁市区与吴圩机场连接快速通道一部分的南宁吴圩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应运而生。

●目标:南宁吴圩机场第二高速公路2015年2月2日顺利开工建设,计划于2015年底建成通车。

南宁吴圩机场第二高速公路工程分为高速公路段与城市快速路段。其中,高速公路段起于吴圩机场北部,接机场大道北出入口,建设桥梁跨越现有机场高速延长线,路线向东南至吴圩镇明阳街南侧一带通过,建设明阳互通与国道G322线及吴圩镇光明大道连接,向东经平隆、平兴,至蕾桑水库东部一带转向北,经鹧鸪井水库、桐木村等地,终于张墨,终点接南宁市玉洞西快速路终点,并建设玉洞西互通与南宁外环高速公路连接,道路全长20.505公里。

项目起点至明阳互通路段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0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5米。项目明阳互通至主线收费站路段主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42.5米。

需要注意的是,项目主线收费站至终点K20+505.506路段主线采用双向八车道市政道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39米,以利于与玉洞大道的连接。本段道路共设置吴圩机场、明阳、玉洞西3处互通式立交,其中吴圩机场互通式立交连接南宁吴圩机场进场大道。明阳互通式立交连接吴圩镇光明大道,以服务空港新城及周边地区。玉洞西互通式立交连接南宁外环高速公路,与其现有的玉洞西互通复合建设。

城市快速路段所处地理位置为南宁市区西南部,位于五象新区玉洞片区,是玉洞大道的向西延长线,也是南宁市区通往吴圩机场的第二条快速通道的一部分。路线走向基本为东西向,东接玉洞大道与银海大道处银灯立交,西至环城高速互通立交,道路全长1.521公里。本工程道路等级为城市快速路,主车道设计车速为80公里/小时。

亮点3:跨江桥梁

●项目:良庆大桥

●特点:位于青秀山风景区东南角,横跨邕江、联系五象新区与凤岭新区,为连通五象核心区与凤岭核心区的一座横跨邕江的特大桥,距市中心约8.5公里。

经过多线路方案论证分析,最终良庆大桥线路推荐采用规划丰庆路线位。良庆大桥的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5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起点位于规划丰庆路与23号路交叉口,终点与拓宽后的青环路接顺,途经良庆湖、五象大道、博艺路、良堤路、邕江和青环路,路线总长约3.12公里。包括跨越邕江的良庆大桥主桥、两岸引桥及五象大道立交、青环路立交。其中,越江桥梁总长约1.25公里,采用单跨420米的地锚式叠合梁悬索桥,标准桥宽38米,近桥塔处桥面宽度加宽至46米,主桥两侧引桥采用预应力砼连续梁。主塔采用砼门式塔,主梁采用钢砼叠合梁。

良庆大桥南引桥沿丰庆路规划线位上跨五象大道后于弘良路北侧与地面道路接顺,五象大道主线以地道形式下穿该节点,两条道路的地面辅道平交处理。在五象大道北侧布置1对平行匝道(P1、P2),实现周边地块及五象大道辅道与主桥的机动车交通联系;在东南角布置1条环形匝道(WN),由五象大道主线地道内接出,直接接入南引桥主线,实现该主要转向交通的不间断通行,减轻地面平交口压力,形成三层“菱形全互通+西北环形匝道”立交。

此外,青环路立交工程包括良庆大桥的北岸连接线及其与青山大桥(青环路)的互通立交。良庆大桥北连接线基本沿规划线位,南起于主桥,途经青山大桥西引桥(青环路),终点与青环路接顺,路线总长约1705.66米。根据路网布局形态,推荐两层“环形+迂回定向匝道”互通立交。良庆大桥北连接线沿规划线位穿越丘陵后上跨青山大桥西岸连接线,与南北向青环路接顺;青山大桥自东向西接入青环路后落地,与东西向青环路接顺,位于地面层。通过设置6条机动车匝道(A、B、C、D、E、F匝道),实现青环路分别与两处越江大桥之间,以及东西向青环路与南北向青环路之间的各向交通联接功能,分别位于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

在地面层,紧邻机动车匝道外侧设置4条地面辅道(F1、F2、F3、F4辅道)沟通周边地块的交通出行,同时服务节点的慢行交通,并利用主线纵断面线形起伏的特点,在净空足够处设置5座下穿主线或匝道的通道桥,串联形成“井”字形地面辅道系统,实现立交区域内地块的出行交通及本节点慢行交通的各向转向及越江功能。在青山大桥北侧布设1条非机动车环形匝道(F5),供青山大桥越江非机动车下桥使用,解决主桥与地面系统高差较大的问题,合理控制非机动车道纵坡。

良庆大桥的建成,将在五象新区、凤岭新区、南宁东站地区之间形成一条便捷的南北向交通干道,为五象新区及凤岭新区的发展提供重要的交通支柱,确保南宁城市建设“东扩、南进”的进程。

●项目:青山大桥

●特点:位于青秀山东南角,为连通龙岗片区与凤岭核心区的一座横跨邕江的特大桥,距市中心约8公里。

青山大桥工程西起现状青环路,与青环立交衔接,设计起点位于东南亚美食城附近,道路向东跨越邕江,上跨堤园路后桥梁在滨堤路前落地、并与滨堤路平交,继续向东下穿环城高速公路及南钦铁路,设计终点位于龙岗片区6号路与1号路相交路口。工程范围路线总长约1.8公里。按城市主干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50公里/小时,设双向六车道机动车道及两侧非机动车道、人行道。

采用斜拉桥型,主塔采用钢筋混凝土塔,塔高137米,其中桥面以上塔高约114米,桥面以下塔高约23米,主塔塔顶宽26米,塔底宽45.9米,横向外轮廓最宽处宽52.8米,总体上呈椭圆形构造,塔冠及塔底通过凹凸的线条体现立体层次、实现景观造型。

jpg

青山大桥主桥效果图

青山大桥的建成,将在龙岗片区与凤岭核心区之间造就一条便捷的交通要道,为促进龙岗片区、五象新区及凤岭核心区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交通支柱。

亮点4:城市立交

一、凤凰岭-高速环路立交

凤凰岭—高速环路立交工程位于青秀区的凤岭分区,规划的南宁铁路东站枢纽的西北侧,为城市快速路与交通性主干路之间交通转换的枢纽型互通立交,是南宁铁路东站未来重要的市政配套项目,对于改善沿线居民的交通出行条件,优化路网,提升城市形象都具有重要意义。立交型式为单苜蓿叶半定向三层半全互通立交,其中,凤凰岭路地面道路与高速环路辅道在第一层平交,高速环路主线以跨线桥的形式位于第二层,凤凰岭路高架位于第三层。凤凰岭路高架与高速环路辅道通过匝道实现全互通。

jpg

凤凰岭—高速环路立交工程效果图

二、沙井—南站立交

沙井—南站立交工程位于沙井大道和南站大道交叉口,为城市快速环道西南角的重要交通节点,对于快速环道的快速化改造,提升铁路南站综合货运物流中心及华南城和富士康产业园区片区交通条件具有重要作用,为枢纽级全互通立交,型式采用单苜蓿叶与半定向型匝道组合的三层半立体交叉,南站大道—南站南侧路主线置于最上层,沙井大道主线位于第二层,所有右转匝道均为定向匝道,左转匝道除由西向北设环形匝道外其余均为右进右出式半定向匝道。

jpg

沙井—南站立交工程效果图

三、凤岭北路—凤凰岭路立交

南宁市凤岭北路—凤凰岭路立交工程位于南宁市凤岭片区,新建的火车东站西侧,凤岭北路与凤凰岭路交叉处,为城市主干道与快速路之间交通转换的枢纽型互通立交,对于快速疏解火车东站交通,形成南宁市火车东站的交通保护壳,减少周边区域的过境交通对火车站地区的交通影响有重要意义。立交型式为三层变形苜蓿叶式立交,第一层为非机动车专用道及人行道;第二层为凤凰岭路,第三层为凤岭北路。

jpg

凤岭北路—凤凰岭路立交工程效果图